跳到主要內容

[活動紀錄] 受邀衛福部與婦權基金會「淨零台灣 女力崛起」38位女性共同倡議者之一,母親節直播座談「媽媽的故事 我們的衣櫥」

 /直播側拍花絮/

如果有習慣滑滑我們FB和IG限時動態,可能會注意到在3/8婦女節那一天,很低調(?)的透露今年我們受邀成為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與 婦權基金會暨台灣國家婦女館「淨零台灣 女力崛起」的38位女性共同倡議者之一,如果錯過的可以追蹤我們的IG(@restore.tw),在精選限動仍然看得到喔!

今天下午透過甘樂文創 The Can承辦的企劃內容,再度受邀參與婦權基金會在母親節前夕舉辦的直播座談,以「媽媽的故事 我們的衣櫥」為題,從家庭與自身的角度來討論衣物旅程的認識,與日常隨手就能做到的減廢行動。

內容提到很多人可能都有跟室長一樣的成長經歷,身為「家庭即工廠」的末代,媽媽婚前就是針織廠女工,婚後家裡擺放起大型橫編機具做起針織衫和毛衣類的家庭代工(偶爾還會接接兒童內褲拷克邊,放學回家就得拿著線剪幫忙剪線頭,印象中有次趕工還剪到起水泡),長大一點家裡開始代工出口立體式口罩的壓條黏合與釘鬆緊帶,直到這些產業轉型外移,再也不需要家庭代工的存在。

我們也從代工去分享「修改師傅」在台灣存在的定位,也更希望透過每一次文字與不同平台的傳遞,讓大家更認識「修改師」,活動後和直播節目裡「親子衣物交換」的母女檔聊天,得知女兒今年剛從織品本科系畢業,聽聞修改師的工作內容,其實是很有趣也很有意義的職業,現在也慢慢有些年輕新血用自己的方式、換一個角度和思維投入這個我們稱作為:「時尚的幕後工作者」(修補修改不像設計師那樣可以展現炫麗,更可能是「毫無痕跡」),「修」比新製更有挑戰性,從永續的觀點出發去建構「新世代修繕師」的職業形象,這也是我們更想傳遞到各服裝相關科系投射給學生「出路」思維的轉變,而不是只有「成為設計師」「做品牌」的想像。

原本在RE流程時的意外小插曲,其實聯絡單位一直誤解我們主要在倡議「修繕」,但其實參與過我們講座或課程都知道,如果有時間,我們一定「從頭講到尾」,從衣服製造的源頭、消費前後的行銷與決定、以及購買後的保養與收納,有破損就修繕,最後才會來拆解你的衣服,沒有回顧手上即將被拆掉的衣服的前半生,改造再生的意義相對就會小很多。

另外也預告一下,已經進行4年,最近因為工作室陸續搬遷中而暫停3個月的「交換衣桿」(目前仍是學員限定,之後會開啟會員制),即將會在新北三重的工作室重現囉,再請持續關注我們的FB和IG,有時候限動會有比較多即時訊息安插在裡頭,再請大家追蹤起來喔!

留言處會有今年「淨零台灣 女力崛起」的官網頁面連結,以及今天的直播存檔連結,再請點進去閱讀與查詢囉!👇👇👇


留言